导图社区 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古代文学史(二)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必考科目——古代文学史(二)——第五编第六七章,其他章节和科目都有,会陆续发布,可以先关注。自己按照考试大纲总结的,其中红色为“识记”,绿色为“理解”,蓝色为“应用”,打差号的为近几年考过的题目。不用看书,直接背这个就行,我就是背这个通过的
教育学考研,333,中国教育史第一章 西周教育制度与“六艺”教育,分享了学校萌芽的传说、西周的教育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自考,成考,考研都能用,后面章节会陆续发布,希望对大家有用。
自学考试公共课必考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主要内容有: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汉语言文学自考科目——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遍 第六七章
第六编 辛弃疾与新派词人
辛弃疾
生平
稼轩体
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辛词最突出的题材是抒发报国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是稼轩一生的向往。
南宋朝廷的偏安政策,对志在恢复中原的爱国人士只能是打击。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成为稼轩词又一主题。
辛弃疾智勇双全,功绩卓著,却不时招致小人的谗陷和政敌的攻击,辛词悲愤之中又注入激切,外柔婉而内激越,悲壮之情映以凄美之光,遂成刚柔相济、沉郁蕴藉之境界。
辛弃疾词的题材十分广泛,穷达出处、儿女之情、田园感受都在词中有充分的表现。辛弃疾的感情世界十分丰富,除了对国家,民族的饱满激情之外,亦有缠绵之情。在辛弃疾的眼中,农村田园的生活和紧致同样充满了意趣。
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艺术成就(2017/4)
辛弃疾的婉约词柔中有刚,如《祝英台近》,于词体“本色”的晚媚中又透出刚毅之气,这是辛词所特有的风格。
喜议论,善用典是稼轩词的突出特点,前人论苏轼有“以诗为词”之说,论辛弃疾则有“以论为词”之评。
辛弃疾词中用典典源十分广泛,如《西江月》,全篇以文为词,用散文句法,却仍合词律;前后两结句均用典故,随意点化。
地位
辛弃疾是南宋中叶杰出的词人,他的词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代表了南宋爱国词的最高成就,辛弃疾的词达到了词体艺术的高峰,形成了备受称道的稼轩体,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唐宋词的发展史上,辛弃疾承苏轼的传统,又注入更为丰富深刻的时代内容和审美特质。继往开来,具有崇高的地位。
辛派词人
张元瀚
词的特点
南渡前,风格“极妩秀之致”;难度后,词风转为慷慨激昂。
词境深沉、博大,感情激越、悲怆,而词人爱国不屈之高风亮洁,从沉郁顿挫之词句中见出。
张远瀚的词突出表现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使词从闺幨秀韦时代走向风云际会的前沿。
张孝祥
张孝祥词学东坡而闻名,气质与东坡为近,其词“寓以诗人句法,无一豪浮靡之气的特点与东坡“同一关键”。
陈亮
陈亮以救国安民为己任,其词多表现抗战恢复之志。其词豪放如稼轩,而又在词中议论纵横。
陈亮以词为武器、为号角,却往往剑拔弩张,不免有失词的深蕴。
刘过词的特点
刘过对辛弃疾十分崇拜,词风效辛体,下笔便逼真。
第七章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
散文的特点
子主题
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陆游早年拜著名江西诗人曾几为师,学习江西派“活法”等作诗诀窍,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诗的灵感,开始注重诗外功夫,作诗由绚烂趋于清新平淡。如《游山西村》,作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诗笔流畅,风格清新明快
从江西诗派入而不从江西诗派出,是陆游早期诗歌创作的特点,其诗为江西诗派的清新流畅而不为其瘦硬,取其平淡而去其生涩,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流转圆美的格调而自成一家,从而与一般江西诗派作者区别开来。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2019/4)
陆游的古体诗风格悲壮,或沉痛的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渴望收复的愿望,或斥责主和派的大臣们出卖祖国土地的行径,或控诉投降派排斥抗战将领贻误国事的罪恶勾当,或抒发要为国家报仇雪恨恢复失地的夙愿。如《关山月》采用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旧体进行开拓,巧妙地紧扣“关”、“山”和“月”组织诗材抒发爱国壮志的悲愤之情,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艺术感染力。
陆游的律诗也颇多悲愤之作,他有意学杜诗的精练流丽和跌宕雄浑,表现扩大和沉雄的情感,神完气厚,如其《病起书怀》。陆游的七律自然圆转而对仗工稳,于律师致力最勤,也最为人称赏,至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
陆游晚年还写了大量风格清淡秀逸的绝句,许多日常习遇之事,处处常见之景,一经他的描写和歌咏,无不呈现出新鲜的诗意,如《秋思》,写得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此外,他还更多地发挥了宋人好议论的特点,常常在诗中抒发感慨。
陆游词作的特色
陆游的爱国词词风接近稼轩,如《诉衷情》,写的雄放而沉郁。
陆游的词与他的诗相似,也有激昂慷慨和清淡秀逸两种风格境界。陆游大部分词写的比较清婉,意境清奇,蕴意绵长。如《卜算子咏梅》,此词用语清俊,而有平淡邃美之神韵
陆游词与秦观的缠绵相比,更显得真切直挚
杨万里
诚斋体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杨万里的诗被称为”诚斋体。他创作的“诚斋体”诗,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写的活泼自然,风趣诙谐,是他超越了江西体诗的最好证明。
艺术特色 21/4
这种“诚斋体”的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创造了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开辟了新的诗风,
“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色,在这方面,杨万里主要学习借鉴了王安石的半山体和唐人的晚唐体。
作为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杨万里“诚斋体”的成功来自对江西诗派的背离,以及对晚唐体诗歌所体现的艺术规律的把握。他在诗歌创作中,重自然机趣,变深刻为浅近,理趣减少了,感受敏锐了,生活的情趣增加了,所以状物写情无不入妙。
“活法”诗
杨万里把空灵轻快的晚唐体绝句,作为医救江西体以学问为诗的良药,他改变了宋人以人文景象为主的作诗习惯,变成以自然景象为主,恢复了是人感官的天真自然状态,于是活泼泼的写出别具一格的“活法”诗。
杨万里“诚斋体”诗着重表现的诗山水景观所蕴涵的自然灵性和知觉情意,诗中充满了情趣和活劲儿,被认为是真正的“活法”诗。
范成大
田园诗的艺术特点(2019/4)
中国古代写农家生活的诗有两类,一类是“田园牧歌”式的,一类是新乐府式的,而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能把上述两类的内容融会一体。描写苏州农村四季风光、农事、乡土民俗生活情景,既有农忙欢歌、田园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生动描写,也有对官府剥削和租税苛重的深刻揭露。这组诗在扩大田园诗的表现范围方面有了新的拓展,更接近于农村的现实生活,赋予以平淡闲适为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
尤袤
第三节 朱熹与南宋散文
朱熹
诗歌的特点
具有雅正、清新、明秀的特点,亦时带理学气
作为理学大师,他的诗歌常带有以诗喻理,情趣、理趣相交织,在诗的感性意象中闪烁着理想的睿智。
朱熹的诗将意兴情理和客观景物和谐的融会在一起,显现冲淡超远的心态和真率温和的性情,语言净洁简丽,句法自然平易,风格雅正明洁。
朱熹的散文功力深刻、理致周密,不矜才使气,其论学的书札,整理古籍的序文等,尤为精心之作。他的记叙文也有写的很平易自然的,如《送郭拱辰序》,文风心平气和,行文舒展,看来是平淡无奇,却雅厚简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一派是讲事功的功利派,以陈亮和叶适最为有名,其文章以评论时事和讲治乱兴衰为特色,在风格气势和雄赡豪迈方面与苏轼的文章比较接近;另一派是道学派,以朱熹,真德秀为代表,作文师法欧阳修和曾巩的平易简洁,多讲学之文和语录体。
南宋散文的一般特征
南宋小品文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