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2年四川省工程监理人员职业培训——信息管理(第三章)
2022年四川省工程监理人员职业培训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第三章、数字化工地) 第一节数字化工地的必然性 第二节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建立要求 第三节 现场实时可视化监理 第四节 对施工人员实名制监管 第五节 施工环境实时监管 第六节数字化工地未来——智慧工地
编辑于2022-09-21 14:08:30 四川省这是一篇关于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设备 工器具购置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等组成和计算。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第一节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程序、第三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第四节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及其克服途径.)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 (第一节行政管理规范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 行政管理规范的内容构成与基本功能、第三节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及其相互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设备 工器具购置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等组成和计算。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第一节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程序、第三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第四节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及其克服途径.)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 (第一节行政管理规范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 行政管理规范的内容构成与基本功能、第三节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及其相互关系.)
2022年四川省工程监理人员职业培训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第三章、数字化工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数字化工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监控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实时监控和施工危险预警,围绕施工过程管理,为项目参与方提供项目现场数据,建立多方协管、智能监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手段。在“互联网+建筑"的大背景下,通过数字化工地,将工程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数字化工地作为监理工作的辅助工具,监理人员作为施工阶段的第三方监督人员运用数字化工地工具开展监理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能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地工具,了解数字化工地的功能是必须的。
第一节数字化工地的必然性
(一)项目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为便于项目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监管,要求对施工现场全景、重点安全区域视频监控、施工人员出入、车辆出入、噪声扬尘监控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督管理。
(二)现场风险管理的需要
1、人员管理风险
一般施工现场的施工队伍较多,工人流动性大,易出现人员信息造假、管理人员不在岗等问题,给项目人员管理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2、高危区域管理风险
现场施工不规范,无法做到实时覆盖监控。安全文明施工不达标,不能及时发现。违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责任不清晰。部分隐蔽工程,重大危险源无法实时监控。
3、施工环境风险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及建渣遗撒等不易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措施。对现场工作人员及周边市民生活影响较大,经常会发生工地噪音扰民,影响交通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第二节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建立要求
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建立由承包单位实施,但作为监理机构为了该平台能正常实现其应用功能,必须了解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建立的基本要求。
(一)系统概述
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是一套“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安防综合管理集成平台,包含视频、报警、门禁、访客、梯控、巡查、考勤、消费、停车场等子系统。在一一个平台下完成多个安防子系统的统一-管理 与互联互动,真正做到了一体化、智能化”的管理,提高现场的易操作性和管理效率。
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来实现对众多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统数据库、统一管理界面、统授权、统权限卡、统一安防管理业务流程等。
(二)系统现状分析
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解决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互动,能够实现图像、报警、门禁、电子地图、等联动;能够实现部分提示,i并且自动记录事件的时间、位置、原因、图像等各类信息,为突发事件的处置和解决提供有力的证据。
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实现远程管理和集中控制,还能够对前端设备进行自动巡检,解决了人力巡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方便了维护和保养。
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测、 控制和管理,可以兼容视频、一卡通、报警等各个子系统不同类型的通信方式和多种通信格式。实现将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软件界面进行集中管理,并监控各子系统的运行状况信息。
(三)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应具有的特点
1、高可靠性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应具有错误自动发现及恢复技术,为平台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满足大规模、大数据量的监控应用。
2、高集成性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应能实现对多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无缝集成,在同一平台下对各业务子系统的接入,以及各应用数据的查找,方便信息数据的关联显示,实现“一卡、一库、一平台”的配置与管理。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接入的子系统通常包括:视频监控、报警、门禁、访客、梯控、在线巡查、考勤、停车场等子系统。
3、高性能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应根据项目规模和应用场景,平台可以伸缩,各服务业务根据规模可以集群扩展。对大规模应用,技术上,引入静态化、分布式缓存、反向代理等互联网技术来提升性能指标
4、高可用性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界面设计人性化,系统维护更方便快捷,界面设计友好,能够快速掌握操作方式,支持桌面应用和移动应用。
5、全面的安全性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应能提供统一的认证、授权管理机制,音视频流传支持加密,视频流内嵌水印支持,防篡改,为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护。
6、可扩展特性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应具备支持承载大容量业务接入的核心服务器,分发、接入等网元均支持灵活扩展、平滑扩容,并提供可开放、可共享的接口。
7、良好的兼容性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应能兼容多种数据库,满足使用的方便性。以解决现实应用中大量利旧的需求,平台能够适应各种品牌的硬件接入。
8、支持多架构组合
建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应满足模数混合架构、纯数字架构等不同的架构方式,满足安防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
第三节 现场实时可视化监理
建筑行业是事故多发的行业,为保障建筑工地人员及财产的安全,在T地项目建设中安装工地监控系统,便于监理机构利用工地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的实时可视化监理。
1、及时掌握施工现场信息,对施工操作的规范性进行监理
(1) 施工现场监理过程中需要掌握项目劳动力投入及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进出场情况,以及材料堆放、材料加工、机械使用等情况,通过监控系统可以简单快捷实时地获取上述相关资料,为监理工作提供便利。
(2)监理人员通过工地监控系统远程监控作业人员安全作业情况及安全防范措施等,全天候实时掌握动态信息,发现问题立即制止或督促承包单位及时整改,并可通过该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整改情况。
(3)监理人员通过I地监控系统及时了解现场施工实时情况,协助保障T程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消除。
(4)监理人员通过工地监控系统实时检查建筑工地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如建筑物的安全网设置、施工人员作业面的临边防护、施工人员安全帽的佩戴、外脚手架及落地竹脚手架的架设、缆风绳固定及使用、吊篮安装及使用、吊篮进料口和楼层卸料平台防护、塔吊和卷扬机安装及操作等;发现问题,可以立即发出整改或停工指令。
2、落实岗位职责,遇突发事件时便于调查和明确责任
(1)通过建筑工地监控系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各方工程人员的责任心,督促各人员按规程规范操作,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
(2)施工过程的录像存储备份,可随时查看监控信息,如遇到一一些突发事件,也便于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内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划分。
(3)对于发现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地方,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施工单位现场整改,并及时检查整改效果。
3、降低监理服务成本,提高项目监理管理效率
(1)建筑工地监控系统的实施可以适当减少现场监理人员的投入,并且可以提高掌握现场情况的效率和准确性。
(2)通过远程监控,合理进行监理人员的工作调配,综合调配人力资源,充分实现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监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建筑工地监控系统更加灵活、完善。避免使用人力频繁地去现场监管、检查,节约管理成本。
(3)建筑工地监控系统实时对建筑材料仓库,进出门口,办公区,施工区,危险区域进行监理,防止材料被调换、以次充好等具有很高的防范功能。
第四节 对施工人员实名制监管
由于建筑工地环境具有临时性、环境复杂的原因,导致建筑行业成为事故多发的行业,为保障建筑工地人员及财产的安全,推行施工人员实名制监管势在必行。工地监控系统能充分协助监理机构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实名制监管。
(一)有利于安全控制监理
1、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可以随时掌控施工人员的到岗情况(如劳动力投入情况、是否为持证人员)以及的施工进展情况,可以现场与远程监控相结合,及时掌握动态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发出调整或整改指令,提高监理工作效率。
2、通过实名制监管和视频监控,能有效监控非持证人员上岗,同时杜绝了外来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现场秩序,避免恶性事件发生,有利于现场治安管理。
(二)规避用工风险,协助建设单位减少劳务纠纷
1、通过建筑I地实名制系统,可以清晰的分配工人的工作量、工作时间,提高工人的责任心与积极性。避免因劳务人员与承包单位的劳务纠纷导致,非本项目施工人员与建设单位产生纠纷
2、工地实名制的实施有利于项目人员的统一管理,为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施工人员的投入能迅速获取数据资料,便于对承包单位的监管与督促。
3、通过实名制人员通道,记录工人的考勤上工情况,出场,考勤时间、工作工时实时同步至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为监督承包单位进行报酬发放奠定真实有效数据基础,减少项目劳务纠纷,降低因劳务纠纷影响项目进度和建设单位。
(三)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地管理效率
通过建筑I地实名制系统监理机构可以迅速实时地掌握施工人员的投入情况,降低监理管理工作量,提高监理管理效率,为根据现场实时情况做出指令提供极大的帮助。同时通过后台系统的远程监控,指导承包单位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布局,综合调配人力物力。
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的应用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及管理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 施工环境实时监管
城市中各类施工工地多、地点分散、扬尘污染较大,严重影响了城市人民生活质量。建筑工地是扬尘污染的主要源头,建筑工地的噪声、扬尘、超标排放、事故频发等现象是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政府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数字化工地管理平台是加强环境实时监管的重要工具之
为了解决工地扬尘污染等问题,通过监控系统24小时昼夜不间断对建筑工地实行全方位监督,及时发现违反污染防治要求、并对发生污染的施工地点发出指令并督促承包单位及时进行污染消除处理。
实时采集工地污染数据,结合平台展示工地污染源分布、扬尘和噪声超标自动报警、趋势分析、历史分析、工程进度与扬尘污染分析,为监理人员开展污染防治监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除处理。
第六节数字化工地未来——智慧工地
“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现场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互联网+”与传统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围绕人、机、料、法、环等各方面关键因素,彻底改变传统建筑施工现场参建各方现场管理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为建设单位、施工企业、政府监管部门等提供工地现场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而数字化工地是智慧工地的初期表现形式,数字化工地是智慧工地的实践探索阶段,故数字化工地对于未来建筑项目的智慧化起到基础性作用。
”智慧工地”以智慧工地物联网云平台为核心,基于数字化物联网云平台与现场多个子系统的互联,实现现场各类工况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与应用。通过接入智慧工地物联网云平台的多个子智能化、网络化的施I现场过程全面感知、协同工作、智能分析、风险预控、知识共享、互联互通等业务,全面满足建筑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业务需求,智能化地辅助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科学决策,促进施工企业监管水平的全面提高。智慧工地物联网云平台,可实现与数字化工地各子系统板块的互联互通。
”智慧工地”通过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可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可实现以下目标:
(1)全天候的管理监控。为建筑企业或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全天候的人员、安全、质量、进度、物料、环境等监管及服务,辅助管理人员全方位地了解施工现场情况。
(2)全流程的安全监督。基于智慧工地物联网云平台,对接施T现场智能硬件传感器设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所监测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视化呈现、多方提醒等方式实现对建筑工地全方位的安全监督。
(3)全方位的智能分析。通过智能硬件端实时监测采集工地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 各环节的运行数据,基于大数据等技术,对海量数据智能分析和风险预控,辅助管理人员决策管理,提高工地项目高效率。
展望未来,智慧工地业务子系统基于智慧T地物联网云平台的统一入口, 集成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应用系统实现施T现场单个板块的信息化,同时通过与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工地现场数据的大集成、大整合、大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更智能的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