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学概论 经络部分
大学中医学概论经脉和络脉概述部分思维导图
实施科学方法学--第一讲:PEDALs model 蹬车模型的讲解与应用剧烈,实施科学定义将循证实践EBP 运用到日常工作中。
18~85岁首次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患有轻度至中度运动功能障碍;2周内进行10次强化方案,每次60 min。
Meta分析是科研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某一领域大量文献检索分析,归纳比较各篇文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血液
预防医学食品安全思维导图
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
《医学统计学》第七章思维导图
医学流行病学
医学蠕虫学思维导图
中医学概述 病因病机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
循环系统-医学考研西医综合
经络
概述
经络:
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学说
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关系的学说。
组成
经脉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络脉
十五别络,浮络,孙络
连属部分
外连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内属五脏六腑
十二正经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特点
有一定起止; 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
在肢体的分布走向有一定规律; 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功能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区别(十二正经)
相互之间无表里配合关系
分布没有十二正经规则,上肢无奇经分布;与脏腑无特定的络属关系
无经别、经筋和皮部;除督任脉外无穴位
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血海”“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约束纵行的诸经;
阴维脉:维络诸阴经; 阳维脉:维络诸阳经;
阴跷脉、阳跷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
2)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十二经别
经别
别行的正经,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人体深部的重要支脉
1)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2)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形体部位和器官,补充正经之不足
循行分布的特点
离——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上部位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
入——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
出——浅出体表,上头面部。
合——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
十五别络
别络
络脉中较大的分支,多分布于体表
十二正经各有别络一支
任、督二脉各有别络一支
脾之大络
1) 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2)补充正经之不足
3)统领全身无数细小络脉
浮络
概念
循行于人体表的络脉
分布
分布广泛、没有定位
沟通经脉、输达肌表
孙络
是从别络分出的最细小的络脉
属络脉的再分支、分布全身,难以计数
溢奇邪、通营卫
外连部分
十二经筋
经筋
是十二经脉连属于外周筋肉的系统,称为“十二经筋”
一般分布于浅部,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
有的进入胸腹腔,但不属络脏腑
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
十二皮部
皮部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
防御外邪侵袭; 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
内属部分
属
十二经脉各与其同名脏腑直接相连
络
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络属
表里相合
十二经脉中阴经和阳经分别络属相应的脏腑,构成了阴经与阳经的表里相合关系
生理功能
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在内与脏腑相沟通
在外与十二筋经、十二脾部相联系
脏腑、五官九窍,通过经络联系
各个经络之间联系
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抗御病邪,反映证候
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得气:酸麻胀重
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
外邪通过经络内传脏腑 脏腑之间疾病通过经络相互传变
指导疾病诊断
脏腑病变反映于五官九窍 脏腑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
指导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