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学概述 病因病机
大学 中医学概述 病因与病机 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3-15 14:36:00病因 病机
病因
概念
凡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称病因
分类
外感病因:六淫、疠气
内伤病因: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
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淤血
其他病因:外力伤、动物伤、意外伤、毒物伤、烧烫伤和冻伤、遗传病等
外感病因
外感致病因素
来源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入机体而发病的病邪。包括六淫和疠气
六淫
风、寒、暑、湿、燥、 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气
自然界风、寒、暑、湿、燥、 火六种气候变化的统称
六淫与六气关系
正常情况
六气是四季气候变化的主气,人体对其产生了适应能力,一般不会致病
异常情况
六气发生太过
六气发生不及
非其时而有其气
气候变化过于急骤
超过人体适应能力 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
发病
六淫致病共同特点
外感性
多从肌表、口鼻侵入
季节性
多与时令气候有关
地域性
多与生活地域有关
环境性
多与居处环境有关
相兼性
既可单独亦可相兼致病
转化性
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淫
风邪
定义
自然界中具有善动不居、清扬开泄等特性,最易使人体患病的外邪
性质与致病特点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腠理宣泄开张
阳位:人体的上部、阳经、肌表
风性善行数变
善行
病位游移,行无定处
数变
发病急、变化快、变幻无常
风性主动
动摇不定的特性
风为百病之长
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寒邪
定义
自然界中具有阴冷、 凝滞、收引等特性,导致人体患病的外邪
性质与致病特点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阴胜则寒:实寒证表现
阴胜则阳病:阳气受损
寒性凝滞
凝滞: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或停滞
寒主收引
收引: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寒性清澈
分泌物、排泄物清稀
暑邪
定义
暑季具有炎热、升散、 兼湿等特性,导致人体患病的外邪
性质与致病特点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阳胜则热:阳热亢盛的表现
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
升:易上扰心神,侵犯头目
散:表现为腠理开泄而多汗
伤津:汗多伤津,津液受损
耗气:气随津泄 ,气津两伤
暑多挟湿
暑湿常合而为患,暑热为主,湿浊居次。并非暑必夹湿
湿邪
定义
自然界中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等特性,导致人体患病的外邪
性质与致病特点
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
脏腑气机受阻而升降失常,经络阻滞而不畅
阴胜则阳病:损伤脾阳
湿性重浊
重:肌体沉重的感觉
浊:分泌物或排泄物秽浊不清
湿性粘滞
症状粘滞不爽
病程长、缠绵难愈、反复发作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多见人体腰以下部位的症状
还可表现出湿困脾胃的征象
燥邪
定义
自然界中具有干涩、伤津等特性,导致人体患病的外邪
性质与致病特点
燥邪干涉、易伤津液
燥胜则干,损伤津液,表现出干燥征象
燥易伤肺
肺喜润而恶燥
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燥邪伤人多自 口鼻、皮毛而入
肺司呼吸,燥邪伤肺可影响肺宣发肃降功能
热(火)邪
自然界中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导致人体患病的外邪
暑、热(火)的区别
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热(火)邪致病四季均可发生
温、热、火的区别
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
性质与致病特点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阳胜则热:实热证表现
炎上:症状多表现在人体上部,头面多见
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易耗气伤津
伤津:迫津外泄+消灼阴液,导致津液耗伤
耗气:气随津泄+壮火食气,导致气津两伤
火(热)易生风动血
生风:耗伤阴液,筋脉失养,引动肝风
动血:热入营血,血流加速,迫血妄行
火(热)易致肿疡
热入血分,气血壅聚于局部,热盛腐蚀血肉
疠气
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
疫疠
由疠气所致的疾病
致病特点
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一气一病,病状相似
内伤病因
内伤七情
概述
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种情志变化
内伤七情
当七情过于强烈或长期持久,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 引起脏腑气血 功能紊乱,导致疾病发生时,称为内伤七情
七情与五脏关系
七情以五脏气血为物质基础
致病特点
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惊、喜伤心: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精神失常
怒伤肝:两胁胀痛、善太息、呕血、晕厥
思伤脾: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大便溏泄
悲、忧伤肺:胸闷气短、精神萎靡、意志消沉
恐伤肾:精气耗泄、二便失禁
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心主血而藏神
肝主疏泄而藏血
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
易损伤其它相关脏腑
五脏相互影响
影响脏腑气机
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发病
怒则气上:肝疏泄太过,横逆上冲,血随气逆
喜则气缓: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悲则气消:肺气抑郁,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肾气不固,气泄于下
惊则气乱:心气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思则气结:脾气郁结、脾失健运
影响病情转归
情绪舒畅,有利于康复
情绪不佳,或情志剧烈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
过饥
营养不足,气血亏虚,可致脏腑失养,功能衰退; 还可导致正气不足,招致外邪入侵
过饱
急性伤食,损伤脾胃
食积日久,可影响气血流通,或聚湿生痰, 或郁而化热
食无定时
影响脾胃升降及六腑传导
饮食不洁
伤及脾胃,引起急性肠胃道疾病
引起一些胃肠道传染病
引起肠道寄生虫病
导致食物中毒,出现中毒症状
饮食偏嗜
劳逸过度
过劳
劳力过度
劳则气耗:少气懒言、精神疲惫、形体消瘦
劳伤筋骨:肌肉劳损
劳神过度
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心悸失眠、健忘、便溏
房劳过度
损耗肾精: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早 衰 、月经不调
过逸
安逸少动,气机不畅
脾胃等脏腑功能活动呆滞不振
食少、胸闷、 腹胀、肢困、肌肉软弱或发胖臃肿
气机不畅,日久影响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
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
阳气不振,正气虚弱
临床表现:动则心悸、气喘汗出、易患外感病
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导致神气衰弱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健忘、反应迟钝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痰饮
定义
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一经形成, 又可作为新的致病因素影响机体,导致新的病证发生
分类
按性状分——痰、饮
按所致病证分
有形痰饮
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 之有形的实质性痰浊饮液
如:呼吸道分泌的痰液
无形痰饮
虽视之不见、闻之无声、 触之不及,但具有痰饮为患的病证特点的痰病
如:晕眩、呕吐、心悸、神昏或癫狂、 舌苔滑腻、脉滑等临床表现
形成
病因
外感六淫 七情内伤 饮食不节
病机
脾肺肾三焦功能失常, 水液代谢障碍
痰饮
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生痰饮; 脾:脾失健运、水湿停留,凝聚生痰; 肾: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水停生痰; 三焦:水道不利、水液潴留,聚水生痰;
致病特点
阻滞气血运行
影响津液代谢
痰湿困脾、痰饮阻肺等
易扰乱神明
痰蒙清窍——则眩晕、昏冒
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
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
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
痰饮停于咽喉:梅核气
女性多见、喉部有异物感
痰饮停于胸部: 胸闷、咳喘、心悸、神昏、癫狂
痰饮停于经络: 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痰饮停于胃肠: 脘腹胀痛、肠鸣有声、呕吐清稀痰涎
痰饮停于腹部: 腹胀如鼓、尿少、腹壁青筋暴露
痰饮停于肌肤: 水肿、尿少、身重、无汗
痰饮其性类湿,属于阴邪,具有粘滞的特性
痰饮所致之咳喘、眩晕、胸痹、 癫痫、中风、 痰核、瘰疬、瘿瘤等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
“百病多由痰作祟” “怪病多痰”
多见滑腻舌苔
痰饮致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无形痰饮所致疾病进行辨证的一个客观依据
淤血
定义
停滞于体内的血液,包括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和阻滞于脏腑经脉之中的血液, 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范围
离经之血、运行不畅之血
因病致瘀 因瘀致病
致病特点
易于阻滞气机
血瘀必兼气滞
影响血脉运行
影响新血生成
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病证特点
疼痛
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肿块
体表可见局部皮肤青紫肿胀
体内可触到肿块,固定不移
出血
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
紫绀
面色紫暗,口唇、 爪甲青紫
舌象
舌质紫暗,或有 瘀点、瘀斑
脉象
脉沉涩、细涩、 弦涩或结代
临床还可出现
善忘、渴不欲饮、肌肤甲错等症状
病机
概述
定义
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正常
阴平阳秘
异常
阴阳失调
发病
正邪相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正气
定义
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防御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
人体正气的基础就是人体的脏腑功能及精、气、血、津液等
正气与发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的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肌表固密,则病邪难于侵入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当人体正气不足,或正气相对虚弱时,既无力抗邪,感邪后又不能及时消除 其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人体组织结构的损伤及 其功能活动的紊乱
邪气
定义
泛指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的原因或一切致病因素
任何疾病都是由邪气引起的
对人体的影响
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代谢及功能障碍、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
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对机体的皮肉筋骨、脏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或导致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
改变个体体质特点
影响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邪气与发病
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没有邪气的侵袭,机体一般不会发病
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不同的邪气作用于人体,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 证候类型
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病邪的性质、感邪的轻重,与发病时病情的轻重及病位等都有关
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在邪气的毒力和致病力特别强,而正气虽盛但也难以抵御的情况下, 邪气对疾病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邪斗争的胜负
正胜邪负
不发病
邪胜正负
发病
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实证
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进或障碍、气血壅滞
虚证
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
虚实转化
肝胆湿热致脾气虚弱;气虚致血瘀
虚实真假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正邪相争与疾病转归
正胜邪退
邪胜正衰
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与发病
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
阳盛则热:实热;阴盛则寒:实寒
阴虚则热:虚热;阳虚则寒:虚寒
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
阴阳恢复平衡:康复
阴阳衰竭:亡阴、亡阳
气机失常
气滞: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下降太过,上升不及
气闭:气闭结于内,不能外达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不能内守